2026 款腾势 N9 上市, 中配太香了, 不讲大话只卖实力
- 2025-09-29 17:49:03
- 951
9 月 17 号,2026 款腾势 N9 正式上市了。说实话,之前首发版就两款车型,不少人都吐槽选着费劲,这次新款直接加了个中配,一下子有三款车可选,明显是听进去大家的意见了。而且不光车型多了,配置和价格梯度也更合理,加上新出的配色,整体看下来确实比之前更值得琢磨。接下来我就从车型配置、外观配色、实际用车亮点还有购买建议这几块,跟大家聊聊这款车的真实感受。
一、三款车型摆上台,配置价格终于不 “跳崖” 了
之前首发版就尊荣型和旗舰型两款,差价一下差 6 万,想买的人要么觉得入门款少点东西,要么觉得顶配太贵,挺尴尬的。这次加了个尊越型当中间档,价格从 38.98 万到 44.98 万,变成 “加 2 万再加 4 万” 的梯度,选起来就顺多了。而且每款车的配置都给得实在,不是那种 “凑数” 的配置,咱们一款款说。
先看 38.98 万的尊荣型,这可是全系标配的东西,我跟你说,真不少。易三方、云辇 A、2.0T 超混这些硬核的驾驶配置就不说了,日常用得着的 “天神之眼 B”(听说最近要推车位到车位功能,以后停车更方便)、智能防晕车系统,还有 3 开门冰箱、50 英寸 AR-HUD、20 扬帝瓦雷音响,这些配置放在 38 万多的价位里,真不算差。我之前坐朋友的车,有的 40 多万都没个正经冰箱,夏天想喝口凉的都得自己带保温箱,这个 3 开门冰箱平时放个饮料、水果,甚至孩子的辅食都方便,实用性拉满。
然后是 40.98 万的尊越型,比尊荣型多花 2 万,加的东西也挺值。副驾零重力座椅,这玩意儿长途坐车太管用了,之前体验过一次,调完角度跟躺沙发似的,腰酸背痛能缓解不少;17.3 英寸的吸顶屏,后排坐人看个电影、动画片很方便,尤其是带孩子出门,再也不用怕孩子闹了;还有流媒体内后视镜和 Nappa 座椅,流媒体内后视镜晚上或者下雨天看后面特别清楚,比普通后视镜强太多,Nappa 座椅摸着手感就不一样,软乎乎的还显档次,这 2 万花得挺值。
最后是 44.98 万的旗舰型,比尊越型多 4 万,加的配置更偏向高端舒适。自适应大灯,晚上开车会自动调灯光范围,不用自己手动切换远光灯,省事还安全;智能电动门,拉一下门就自己开,手里拎东西的时候特别方便;二排腿托和遮阳帘,二排坐人能把腿伸开,遮阳帘夏天能挡太阳,不用怕晒;头枕音响,后排想听歌不影响前排,或者接电话的时候隐私性也更好;3 排加热和座垫抬升调节,第三排再也不是 “小板凳” 了,冬天坐也不冷,座垫能调高度,坐着更舒服;还有 26 扬帝瓦雷音响,音质比 20 扬的更细腻,喜欢听歌的人肯定爱。
除了车型自带的配置,这次还有不少权益,比如性能套装(22 寸大轮毂 + 6 活塞卡钳)、电动踏板、隐私声盾这些,还能优惠价选装电动门、吸顶屏、流媒体外后视镜。不像有的车,想要个实用配置还得加不少钱,这个优惠选装就挺实在。
二、尺寸有优势,新配色还懂 “懒人” 心
买这种大 SUV,尺寸肯定得看看。腾势 N9 长宽高 5258/2030/1830mm,轴距 3125mm,在市面上那些 “9 字辈” 的车里,这个尺寸真不算小。我实际坐进去感受过,前排空间不用说,调整好座椅,头部还有一拳多的距离;二排更宽敞,腿能伸直,中间地台也不高,坐三个人也不挤;第三排虽然不如前两排,但成年人坐进去也不会觉得太憋屈,比有些 7 座车的第三排强太多,平时带家人出门,坐 7 个人也没问题。
这次新款还加了 5 个新配色,4 个拼色(紫瑢金、红雅金、蓝辰银、绿华银)和 1 个单色(霜云茶)。我个人特别推荐绿华银,之前首发版有个翠华瑶,颜色饱和度有点高,绿华银就浅多了,看着特别典雅,而且最重要的是,浅色调不容易显脏!我这种懒癌患者,平时洗车不勤快,浅颜色的车就算落点灰,远看也不明显,不用老惦记着洗车,这点真的太懂我了。其他几个配色也不错,紫瑢金看着贵气,红雅金显活力,蓝辰银低调,霜云茶温柔,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不像有的车就那几个老颜色,没什么新意。
三、不搞花里胡哨宣传,硬核功能才是真本事
现在不少车宣传的时候,要么吹辅助驾驶多厉害,要么说多懂家庭,但腾势 N9 没走这个路子,它把重点放在了一些 “人无我有” 的硬核功能上,都是实实在在能提升驾驶体验的东西,我跟大家说说实际用起来的感受。
第一个是转弯半径,这么大的车(5 米 2 长),转弯半径才 4.65 米,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在小区里那种窄路掉头,不用来回倒好几次,一把就能过来,之前开朋友的大 SUV,掉头得倒两三次,特别费劲,这个转弯半径对新手或者在市区开车的人太友好了。
第二个是高速爆胎稳定控制系统,在 140km/h 的速度下,如果爆胎了,系统能稳住车身,不会一下子失控。虽然谁也不想遇到爆胎,但有这个功能在,心里就踏实多了,尤其是跑高速的时候,安全感拉满。
第三个是 15° 智能蟹行,这个功能平时用得不多,但用上一次就觉得值。比如有时候停车,旁边空间特别窄,普通车得一点点挪,蟹行功能能让车轮斜着走,直接 “横着” 进车位,不用来回调整,我上次在商场地下车库试了一次,周围人都看愣了,太方便了。
第四个是圆规掉头,这个也很实用,在窄路上掉头,车轮能像圆规一样绕着一点转,掉头空间比普通掉头小很多,在老小区那种窄路上特别管用。
第五个是易三方泊车,不管是侧方、垂直还是斜列停车,都能自动完成,就算是新手也能轻松停好车,不用再让别人帮忙指挥,尤其是晚上光线不好的时候,比自己手动停得还准。
第六个是雨雪内八字稳定模式,下雨天或者下雪天,路面滑,这个模式能让后轮变成内八字,增加摩擦力,不容易打滑,之前下雨天开朋友的车,起步的时候有点打滑,这个模式开启后,明显稳多了。
还有云辇 - A 智能车身控制系统,配合路面预瞄 2.0 系统,能提前识别前面的坑洼和减速带,然后毫秒级调整悬架软硬和车身姿态。我上次开的时候,前面有个小减速带,没注意提前减速,结果车过去的时候,一点都不颠,比我之前开的车舒服太多,悬架过滤得特别好,坐在后排的人也不会觉得晃。
智能防晕车系统也得说说,它也是靠云辇系统,能联动底盘、动力、座舱,不光调整行车的动态,还能干预视觉、嗅觉、触觉,避免晕车。我老婆平时坐车容易晕车,上次坐这个车,开了一个多小时,她居然没晕,说比坐其他车舒服多了,不会有那种晃得恶心的感觉,这个功能对家里有晕车的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四、购买建议:入门够用,中配更值
聊了这么多,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该选哪款。我跟大家说说我的看法,都是结合平时用车场景来的,没什么专业术语。
先看 38.98 万的尊荣型,基础配置已经很足了。云辇 A、易 ³、辅助驾驶这些跟驾驶相关的配置都有,平时开着稳、安全;前排和二排座椅的通风、加热、按摩、记忆功能也都有,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坐着都舒服;还有冰箱、AR-HUD、20 扬音响,日常用完全够了。如果你平时主要是自己开,偶尔带家人出门,对后排的观影需求不高,那尊荣型就够用了,而且 38 万多的价格,比很多同级别车型的入门款配置还高,性价比挺高的。
如果家里人经常坐后排,尤其是孩子喜欢看动画片,那 40.98 万的尊越型更值得选。比尊荣型多花 2 万,能得到副驾零重力座椅、17.3 英寸吸顶屏、流媒体内后视镜、Nappa 座椅。吸顶屏后排看电影方便,流媒体内后视镜提升安全性,Nappa 座椅显档次还舒服,副驾零重力座椅不管是自己坐还是家人坐,长途都能缓解疲劳。而且吸顶屏和流媒体内后视镜要是选装的话,得花 1 万(限时优惠后),买中配相当于多花 1 万,还能得到副驾零重力座椅和 Nappa 座椅,太值了,这个 “消费陷阱” 我觉得挺值的,毕竟加一点钱,体验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至于 44.98 万的旗舰型,适合那些追求高端舒适的人。如果你平时经常商务接待,或者家里人对座椅的舒适性要求特别高,比如二排要腿托、遮阳帘,三排要加热,那旗舰型合适。自适应大灯、智能电动门这些配置,也能提升用车的便利性和档次感,26 扬的音响对喜欢听歌的人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诱惑。但如果只是日常家用,旗舰型的有些配置可能用不上,就没必要多花那 4 万了。
五、总结:不讲故事,靠实力说话
总的来说,2026 款腾势 N9 这次上市,最大的亮点就是加了中配车型,让价格梯度更合理,选车不用再纠结 “要么少配置,要么太贵”。而且不管是入门款还是顶配款,配置都给得实在,没有 “减配” 的情况,新出的配色也更符合普通人的审美,尤其是绿华银,懂 “懒人” 的心。
最关键的是,腾势 N9 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不喊口号,而是把心思放在了硬核功能上,比如小转弯半径、高速爆胎稳定控制、蟹行模式、防晕车系统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能提升用车体验的东西。它靠的是技术积累,吸引那些看重动力、底盘、操控的消费者,这种 “不讲故事,靠实力说话” 的风格,反而让人觉得踏实。
如果你正在看这个价位的大 SUV,不管是家用还是偶尔商务用,都可以去 4S 店试试 2026 款腾势 N9,尤其是中配的尊越型,性价比真的不错。不用听别人说太多,自己坐进去感受感受,开一圈试试,就知道适不适合自己了。毕竟买车是自己用,自己觉得舒服、实用才是重要的。
- 上一篇:网红唐飞机直播时坠机不幸身亡
- 下一篇:和孟子义一起喜提缤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