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芯科技: 用AI将美好声音做到极致
- 2025-09-05 22:00:05
- 834
◎记者周亮
2014年从美股退市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2021年登陆科创板,2025年引领存内计算技术商业化落地……炬芯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周正宇带领技术团队,用十一年的时间,在中高端音频芯片细分赛道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蜕变。
在这场关于声音与科技的征程中,周正宇始终坚信:人类对美好声音的追求永无止境,中国芯片企业的创新空间,同样没有边界。“未来五年,炬芯科技将聚焦‘人周边,办公室周边,家庭周边’三大场景,构建‘芯片+算法+解决方案’的完整生态,让每一个智能设备都能‘听懂声音,传递温度’。”周正宇说。
走出舒适区
“二次创业”重塑内核
炬芯科技主营业务为中高端智能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专注于为无线音频、智能穿戴及智能交互等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联网(AIoT)领域提供专业集成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是中国领先的低功耗AIoT芯片设计厂商。
2025年上半年,在AI技术的加持下,炬芯科技的业绩十分亮眼: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60.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37.54万元,同比增长123.19%。
取得这般卓越的业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2014年创立炬芯科技时,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并非技术,而是人心。”谈起企业发展历程,周正宇仿佛又回到十一年前的那个关键时刻。彼时,其前身炬力集成曾是中国第二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半导体公司。“那时,许多人觉得已经成功,创业精神在舒适区中渐渐消散。”周正宇说。
这种“躺平”心态成为企业转型的最大阻碍。周正宇敏锐地意识到,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的转型固然重要,但唯有文化转型才能重塑企业内核。
2014年,全新的炬芯科技正式成立。周正宇带领团队“二次创业”,通过股权激励让核心员工“用真金白银投资自己的公司”,将个人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深度绑定。
周正宇说,目前,炬芯科技核心管理团队中80%为内部培养,“这种凝聚力是技术创新的基石”。
文化转型迅速显效。炬芯科技跳出MP3时代的单一音频播放器赛道,确立“物联网(IoT)+低功耗”的技术方向。“当时我们判断,蓝牙音箱将成为IoT时代的重要入口,而低功耗技术是便携式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周正宇回忆道。
从2014年布局蓝牙音箱芯片,到2018年切入TWS耳机领域,2019年拓展智能手表等业务,再到目前的端侧AI处理芯片,炬芯科技的产品矩阵逐步成形。
目前,炬芯科技蓝牙音箱芯片已进入哈曼、索尼、Bose等国际一线品牌供应链,全球市场份额稳居第二;在智能穿戴领域,其芯片产品成功应用于小米、OPPO、realme等主流品牌的手表、手环产品中。
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端侧Al音频芯片应用落地
在炬芯科技的试听实验室里,一块搭载AI技术的无线麦克风芯片正在进行测试——通过专用算法处理,人声与环境噪音被精准分离,延迟控制在10毫秒以下,即便在嘈杂的户外场景,录制的语音依然清晰自然。
“这是我们2025年推出的ATS323X系列芯片。该芯片是炬芯科技第一代搭载AI-NPU(ActionsIntelligenceNPU)的三核异构SoC芯片,已随品牌客户产品发布上市。”周正宇称,“ATS323X系列芯片搭载了存内计算技术,实现了‘存算一体’,在低功耗前提下,AI算力能效比提升数倍,得到客户的欢迎。”
这一技术突破的背后,是炬芯科技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随着短视频、直播、远程会议等场景兴起,无线麦克风、无线电竞耳机等产品对低延迟、高音质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此,炬芯科技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4G无线传输低延迟私有协议,将无线传输延迟从标准协议的100多毫秒降至私有协议的10毫秒以下,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5毫秒延迟,达到与有线传输无差异的体验。
在端侧AI领域,炬芯科技的技术布局更具前瞻性。周正宇提出ActionsIntelligence战略,也是炬芯科技在人工智能时代的Actions3.0。其将AI技术与IoT深度融合,打造“AIoT”生态。
2025年上半年,炬芯科技研发费用达1.2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7.58%;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拥有专利340项,其中发明专利305项,覆盖音频处理、无线通信、AI算法等核心领域。
周正宇称,公司围绕下游实际应用场景,从芯片硬件算力、无线连接技术、音频算法升级和开发生态四个维度入手,全方位提升技术竞争力。在芯片硬件算力方面,公司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用存内计算技术赋能各产品线。目前,第二代存内计算技术IP研发正稳步推进,目标实现下一代芯片单核NPU算力倍数提升、能效比大幅优化,并全面支持Transformer模型。
锚定三大场景
加速生态布局
“未来五年,炬芯科技将聚焦三大场景,用无线技术‘割断’所有音频设备的线,同时用AI的音效、AI的算法,把设备里的声音调得更清晰、更有温度。”在周正宇的设想中,从个人穿戴设备到办公室会议系统,再到家庭影院,炬芯科技的芯片将成为连接、优化“声音”的核心纽带。
“我们要用AI把声音做到极致。”周正宇说。
借助产业资本整合,炬芯科技加速推进生态布局。2021年,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3亿元。“科创板上市给炬芯非常大的赋能,不仅彰显了公司的硬科技和科创属性,还让品牌客户对我们更加有信心。”周正宇表示。
“半导体行业是‘技术+资本’双轮驱动的行业。未来,我们要形成技术跟产业的互动和循环,通过资本力量并购整合优质资源,补齐技术短板,扩大竞争实力,优化产品布局,构建‘芯片+算法+解决方案’的完整生态。”周正宇称。
在周正宇看来,中国芯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音频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信息之一,从出生到死亡,耳朵从未停止工作。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每一个智能设备都能‘听懂声音,传递温度’。”周正宇说。
从珠海走向全球,炬芯科技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在半导体这个“高精尖”领域,中国企业只要坚持“长期主义”,聚焦细分赛道深耕细作,就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