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完美主义者”被迫低头: 苹果折叠屏 iPhone 的铰链之困
- 2025-07-19 16:24:46
- 712
数码 I 渝码科技
“颠覆世界”的苹果,这次可能要先颠覆自己。
近日,多位数码博主及产业链分析师陆续放出风声: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预计2026年Q3发布)在最关键的铰链环节“卡壳”。
由于自研方案强度测试屡次不过关,且华为、荣耀、三星在全球铰链专利池里“筑起了铜墙铁壁”,爆料称苹果正考虑直接引入上述厂商的成熟铰链方案,以避免上市延期和潜在侵权风险。
01 铰链成了“专利地雷区”
折叠屏手机发展至今,铰链早已不是简单的转轴,而是一套包含 100+ 精密零件、兼顾力学、材料学与人体工学的微型机械系统。
华为 2023 年公开的天工铰链系统,仅一个内外折同步结构就申请了 200 余项核心专利;
荣耀 Magic 系列的“碟翼”水滴铰链,用 1900MPa 火箭钢实现 40 万次折叠不变形,专利覆盖 28 国/地区;
三星则凭借 Z Fold/Flip 五代的持续迭代,在全球累计获得 3000+ 件折叠相关专利,其中 60% 集中在铰链与支撑背板。
结果就是:苹果若想绕开上述技术路线独立设计,既要保证“0折痕、高悬停、长寿命”,还的避开数以万计专利要求-几乎不可能。
02 苹果的“Plan B”:从“买屏幕”到“买铰链”
苹果并非没有准备。2020 年以来,其已申请 20 余件铰链专利,涉及“新月形狭槽”“双螺旋齿轮”“碳纤维支撑板”等方案,但量产验证均显示强度不足或厚度超标。
供应链信息显示,苹果已同步启动两套备选方案:
由三星显示器提供 UTG 超薄玻璃的同时,打包引入三星自研 U 型铰链,并做外观“去三星化定制”;
与华为、荣耀签署专利交叉授权,直接采购经市场验证的“水滴”铰链,由富士康做二次结构加固。
无论哪条路径,都意味着苹果将首次在核心机械部件上“用别人的剧本”。
03 迟到六年的折叠屏,能否守住“苹果式溢价”?
从 2019 年华为 Mate X 发布算起,苹果入局已落后整整六年。
市场研究机构 DSCC 预测,2026 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将因苹果加入而激增 30%,但如果苹果采用第三方铰链,“颠覆式创新”光环难免褪色。
更为棘手的是定价:行业平均铰链成本 80-100 美元,如叠加专利授权费用,BOM 成本将逼近 200 美元,远超直板中框。
苹果要么压缩利润,要么把首款折叠 iPhone 定价推向 2000 美元,这对其销量预期无疑是双刃剑。
04 专利壁垒倒逼“竞合时代”
苹果的故事折射出整个 3C 行业的现实:当技术进入深水区,专利不再是防守工具,而是一道准入门槛。
苹果与高通曾为基带对簿公堂,最终却握手言和;
三星即是 iPhone 最大屏幕供应商,也是 Galaxy 系列的直接竞争对手;
华为在被制裁的背景下,依旧凭借专利组合获得数十亿美元授权收入。
折叠屏的铰链之争,或许将让“竞合”成为新常态,没有谁可以包打天下,即便是苹果。
总而言之,对于消费者而言,折叠屏 iPhone 是否采纳华为或三星的铰链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能否带来“一上手就回不去”的体验。
对于苹果,创新不再是“闭门造铰链”,而是“在合适的时机,把最好的技术整合到用户最需要的产品里”。
也许,真正的颠覆,恰恰始于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能”。
- 上一篇:空调开一天要多少电钱
- 下一篇:刘亦菲陈晓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