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6深度评测: 大电池增程加分, 可选450km纯电续航
- 2025-09-30 10:48:25
- 981
作为一名跑过十余个汽车品牌试驾会、常年和车主打交道的车评人,我见过不少新车上市时的 “热闹场面”,但像智己 LS6 这样,上市 27 分钟大定破 10000 台、懂车排行榜全品类 SUV 关注榜稳居前列,门店里挤满拿着 BBA 钥匙来 “换车” 的燃油车主,还真是头一遭。最近半个月,我带着不同需求的朋友(有开了 5 年宝马 X3 的 “油车老炮”,有纠结传统增程车亏电体验的北方车友,还有拖家带口的三胎家庭)深度试驾了这款车,从日常通勤到周末近郊自驾,把它的 “里子面子” 摸了个遍。今天就从普通用户比较关心的角度,聊聊这款 “人气爆单王” 到底值不值得冲。
一、外观:停在商场停车场,回头率比隔壁 Model Y 还高
说实话,现在很多新能源 SUV 的设计都有点 “同质化”,要么追求极简到像块 “移动面包”,要么堆砌科技元素显得用力过猛。但智己 LS6 一亮相,还是让同行的摄影小哥忍不住多拍了几张 —— 这得归功于它和中央圣马丁设计团队合作的 “都市型格美学”,既有豪车的精致感,又不缺家用车的亲和力。
它的车身比例很讨喜,4937mm 的车长、2960mm 的轴距,却用 1.618 黄金分割线把视觉重心调得很协调,不像有些大尺寸 SUV 看着 “头重脚轻”。星轨之光大灯是个加分项,白天解锁时会有 “星链展开” 的动态效果,晚上开车时,自动补光功能能精准照亮路边的行人,比我之前开的某合资 SUV “散光式” 大灯靠谱多了。车尾的 Skyline 2.0 天际线尾灯也很有辨识度,横向贯穿的设计拉宽了车身视觉,晚上跟车时,后车司机说 “一眼就能认出是 LS6,不会和其他车搞混”。
如果选装 “都市出行闪耀套装”,21 英寸锋银运动轮辋搭配倍耐力高性能轮胎,再加上前 235 后 265 的混合胎宽,跑在路上自带 “低趴运动范儿”。我那开宝马 X3 的朋友调侃:“这轮毂放我车上,4S 店得加价 2 万,没想到 LS6 直接给配齐了。” 车身颜色里,拉斐尔茶和尼维斯蓝比较受欢迎,前者像奶茶里加了一层薄雾,温柔又显质感;后者在阳光下会泛出淡淡的珠光,比普通蓝色更有高级感,根据官方信息,拉斐尔茶、尼维斯蓝等特殊车身颜色选装需花费 3000 元,可使用选装礼中的 3000 元高定大师艺术车色现金立减权益抵扣。
内饰座舱:像把 “移动家庭影院 + 智能办公室” 搬进车里
坐进 LS6 的座舱,第一感觉是 “通透不压抑”。和很多追求 “大连屏” 的车型不同,它的 27.1 英寸 5K 臻彩驾舱屏没有一味追求 “大”,而是采用了全新的比例设计,横向视野拓宽了不少,开车时扫一眼时速、导航,不用低头 “找信息”。比较让我惊喜的是 Mini LED 显示技术,白天阳光直射时,屏幕依然清晰不反光;晚上开夜车,亮度会自动调暗,不会像有些车机那样 “晃眼”。
副驾的 15.6 英寸 3K 沉浸娱乐屏可以说是 “哄娃神器”。上周带朋友家的双胞胎去郊外玩,两个孩子在后排用平板连上车机,看《小猪佩奇》时画面流畅不卡顿,16:9 的黄金观影比例和 7.1.4 声道音响,让副驾的妈妈调侃 “比家里的电视还清楚”。而且这个屏幕支持独立调节亮度和音量,主驾听导航、副驾看电影,互不干扰,不像有些车型的 “共享屏”,一调音量两边都受影响。
细节上,LS6 也花了不少心思。中控台上的莫奈鸢影装饰板,纹理像印象派画作里的花脉,摸上去是细腻的木纹质感,不像有些廉价车型用的 “塑料仿木纹” 一摸就露馅;空调出风口的浮光跃金饰件,在阳光下会折射出淡淡的金光,低调又显档次。座椅的包裹性很好,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功能齐全,夏天开车后背不闷汗,冬天上车不用 “硬抗” 冰凉的座椅,长途驾驶时,按摩功能从腰部到肩部都能照顾到,比我之前开的某豪华品牌 SUV “只有腰部按摩” 贴心多了。
动力配置:恒星超级增程
智己 LS6 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是这套 “恒星超级增程” 系统。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450km CLTC 纯电续航、1500+km 综合续航、800V 超快充 15 分钟补能 310km、支持 92 号汽油、冬季低温充电起始功率 170kW,52kWh 电池能带来 370km CLTC 纯电续航,满足大多数人一周通勤需求。这些数据听起来很 “硬核”,但落实到日常用车中,才是真的 “香”。
对每天通勤 50 公里的上班族来说,450km 纯电续航意味着 “一周充一次电足够”。我连续一周开它上下班,每天往返 48 公里,周五下班时还剩 120km 续航,完全不用像燃油车那样 “三天两头跑加油站”。而且它支持 800V 超快充,上周在商场喝咖啡,顺便给车补能,一杯咖啡的时间(约 15 分钟),续航从 120km 涨到 430km,比我同事的纯电车型 “充半小时才涨 200km” 快多了。
比较让燃油车用户心动的,是 “几乎无感的用车成本”。我那开宝马 X3 的朋友算了一笔账:他的车百公里油耗 10L,加 95 号汽油,每月通勤油费大概 1200 元;而 LS6 用电通勤,百公里电费不到 10 元,每月电费才 100 出头,一年能省近 1.3 万元。就算偶尔跑长途,用增程模式,1.5T 四缸发动机的油电综合折算能耗才 2.07L / 百公里,加 92 号汽油就行,比他的 X3 “加 95 号还费油” 划算太多。
传统增程车的 “痛点”—— 亏电体验差,在 LS6 上也被解决了。它全系标配 800V 碳化硅飓风电机,低电量放电功率高达 275.5kW,就算电池只剩 20% 电量,加速时依然 “动力随踩随有”,不会像有些增程车 “亏电后加速肉得像面包车”。
北方用户比较关心的冬季表现,LS6 也没让人失望。 “-20℃电池能量保持率超 95%,低温充电起始功率 170kW”,虽然现在不是冬天,但我特意咨询了已经提车的哈尔滨车主,他说:“充电时功率能稳定在 150kW 以上,比我之前开的纯电车型‘冬天充电功率腰斩’强太多,再也不用为了充电在寒风里等半小时了。”
四、底盘操控:4.7 米的车,开着像 “灵活的小钢炮”
作为一款车长近 5 米的中大型 SUV,LS6 的操控性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得归功于它的 “灵蜥数字底盘”。德国大陆 MKC2 线控制动系统 + 同级少有的双向 18° 智慧四轮转向,让这台 “大块头” 拥有了不可思议的灵活性。
动力输出也很 “线性”,就算是新手开,也不会有 “一踩油门就窜” 的突兀感。上周带家人去山区自驾游,走蜿蜒的盘山公路时,灵蜥矢量运动控制系统让车身姿态很稳定,过弯时侧倾很小,后排的老人孩子没有晕车。比较让我惊艳的是它的 “超级后驱” 模式,在湿滑的山路路面,数字牵引力控制响应比传统 TCS 快 5-10 倍,起步时完全不打滑,过弯时的稳定性比我之前开的传统四驱 SUV 提升不少,难怪同行的老司机说:“这台车,能把‘后驱的乐趣’和‘四驱的稳定’都给到你。”
高速行驶时的安全感也很足。上周在高速上遇到突发情况,急打方向避让时,主动防侧翻 2.0 系统及时介入,车身稳稳地回正,没有出现 “甩尾” 的迹象。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套系统能减少 45% 的侧翻风险,对家庭用户来说,这份 “安全感” 比什么都重要。
空间表现:三胎家庭 “满载” 也不挤,细节懂中国人
对家用车来说,“空间” 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而 LS6 在这方面,简直是 “把每一寸空间都用到了恰到好处”。4937mm 的车长、2960mm 的轴距,再加上 90% 的座舱得房率,让它的内部空间比同级别车型宽敞不少。
后排空间可以说是 “奢侈”,1300+mm 的宽度,就算坐三个成年人也不会觉得拥挤。地板几乎纯平,孩子在后排来回走动也很方便,完全没有 “憋屈” 的感觉。储物空间的设计也很 “贴心”。中控台下有一个超大的镂空储物格,能放下 15 寸笔记本电脑和随身包;门板储物槽能轻松容纳 1L 装的保温杯和折叠伞;后排中央扶手有隐藏式杯架和小储物盒,放孩子的零食、玩具刚刚好。比较让家庭用户惊喜的是 11L 双开门冰箱,夏天能放 14 罐可乐,冬天能保温牛奶,周末自驾游时,老人孩子随时能喝到适口的饮品,比那些 “只有前排小冰箱” 的车型实用太多。
电动遮阳帘也是个 “宝藏配置”。上周中午带孩子去游乐园,太阳特别晒,开启后排电动遮阳帘后,车内瞬间凉快了不少,孩子在后排睡觉也不怕被阳光晃眼。而且遮阳帘的材质很厚实,完全不透光,比我之前用的 “磁吸遮阳挡” 方便又美观。
六、安全配置:“潜艇级” 防护,让家庭用户放心
对家用车来说,“安全” 永远是第一位的,而 LS6 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 “武装到牙齿”。车身采用十纵十横全向闭环潜艇笼式设计,大量使用潜艇级热成型硼钢,抗撞性比普通钢材强不少。上周在 4S 店看到碰撞测试视频,车辆侧面碰撞后,驾驶舱几乎没有变形,车门还能正常打开,这让我想起之前朋友的车 “侧面碰撞后车门卡死后打不开” 的经历,对比之下,LS6 的安全性确实让人放心。
电池安全更是 “零焦虑”。增程和纯电版本的电池都采用航空级安全标准,纯电车型交付至今保持 “零自燃” 纪录。而且它还有七重安全防护,从电芯材料到云端预警,全方位保障电池安全。我那对电池安全 “格外挑剔” 的工程师朋友,看完电池测试报告后说:“这套系统,把‘防患于未然’做到了恰到好处。”
主动安全配置也很全面。高速域全场景 AEB 能在 8-130km/h 的速度范围内识别前方车辆、行人,遇到突发情况会自动刹车;后向 RAEB 则解决了 “倒车盲区” 的问题,在 2-10km/h 倒车时,遇到后方障碍物会及时预警并减速。上周在商场停车场倒车,我没注意到后方突然窜出的小孩,系统立刻发出警报并轻微刹车,避免了一场意外,这让我深刻体会到 “主动安全配置不是‘摆设’,关键时候能救命”。
灵蜥爆胎稳定控制系统更是 “高速行车的定心丸”。70% 的高速恶性事故都和爆胎有关,而这套系统能在 200ms 内识别爆胎,40ms 内做出响应,就算在高速、弯道甚至四轮全爆的极端情况下,车辆也能保持稳定,不会失控。对经常跑高速的家庭来说,这份 “安全感” 比什么都珍贵。
七、辅助驾驶
注意,这里说的是 “辅助驾驶”,不是让你放开手,LS6 在这方面的思路很清晰:不追求 “花里胡哨” 的功能,而是把 “实用” 做到恰到好处。
无图城市 NOA 是我比较常用的功能。之前开其他车型的 NOA,必须依赖高精地图,遇到新修的道路就 “罢工”,而 LS6 的无图 NOA 全国都能用,就算在老家的县城小路,也能精准识别红绿灯、限速牌、行人。上周带家人去陌生的景区,开启 NOA 后,车辆能自动跟车、变道、过路口,我只需要轻握方向盘,不用像以前那样 “全程紧绷神经”,长途驾驶的疲劳感减轻了不少。
一键泊车功能可以说是 “新手福音”。在商场那种狭窄的停车位,就算是老司机也得 “倒腾好几把”,而 LS6 的一键泊车能精准识别车位,不管是侧方、垂直还是斜列车位,都能自动停进去,而且停车精度比我自己停的还准。我那刚拿到驾照的表妹试了后说:“有了这个功能,以后再也不怕去商场停车了。”
高速 ETC 通行 + 环岛通行 + 公交车道分时避让等功能也很实用。走高速时,车辆能自动通过 ETC 收费站,不用手动减速、取卡;过环岛时,能精准识别环岛内的车辆,安全有序地驶出;在分时段开放的公交车道,能根据时间自动判断是否可以驶入,避免 “误闯公交车道被罚款”。这些功能虽然不大,但却能在日常用车中省下不少麻烦,真正做到 “让科技服务于人”。
选购建议:冲 Max 版本,这三款比较值得选
说了这么多,大家比较关心的肯定是 “哪款配置比较值得买”。我的建议是:不管选增程还是纯电,直接冲 Max 版本,理由很简单 ——Max 版本的配置 “一步到位”,性价比比较高,而且还能免费升级价值 1.6 万元的舒享套装(Max 版本免费升级的价值 1.6 万元舒享套装,具体包含价值 8000 元副驾 121° 舒享零重力座椅、价值 6000 元副驾 15.6 英寸 Mini LED 沉浸娱乐屏、价值 2000 元主驾贝果舒压系统),比中低配车型 “后期加装划算太多”。
具体来看,三款 Max 版本各有侧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
超级增程 66 Max(22.99 万):北方用户、无家充桩可选
66kWh 的电池能带来 450km 纯电续航,一周通勤完全不用加油;1502km 的综合续航,就算跑长途也不用 “频繁找充电桩”;支持 92 号汽油,加油成本比燃油车低一半;冬季低温充电起始功率 170kW,北方车友再也不用为 “冬天充电慢” 发愁。如果你家没有固定车位装充电桩,或者冬天经常跑长途,选它准没错。
纯电 Max(20.99 万):有快充桩、市区通勤为主可选
76kWh 电池能带来 650km 续航,市区通勤一周充一次电足够;800V 超快充 15 分钟补能 310km,就算偶尔跑短途高速,补能也很方便;纯电驱动噪音更小,行驶质感更细腻。如果你家附近有快充桩,或者主要在市区开车,纯电 Max 的性价比比较高,比增程 66 Max 便宜 2 万,日常使用成本更低。
超级增程 52 Max(21.49 万):预算有限、兼顾通勤和长途可选
52kWh 电池能带来 370km 纯电续航,满足大多数人一周通勤需求;1400km 综合续航,长途出行也无压力;相比增程 66 Max 便宜 1.5 万,配置却没减多少,性价比很突出。如果你的预算在 22 万以内,又想兼顾市区通勤和长途出行,这款很合适。
至于中低配车型,虽然价格更便宜,但缺少了双向 18° 智慧四轮转向、激光雷达、前排座椅按摩等核心配置,后期加装不仅麻烦,成本还更高,不如直接上 Max 版本 “一步到位”。
总结:
试驾完智己 LS6,我终于明白它为什么能成为 “爆单王”—— 它没有盲目堆砌配置,而是精准击中了燃油车、传统增程车用户的 “核心痛点”:对燃油车用户,它用 “超低用车成本 + 纯电驾驶质感” 让你 “再也不想加油”;对传统增程车用户,它用 “450km 纯电续航 + 无亏电焦虑” 解决了 “里程和体验两难全” 的问题;对北方用户,它用 “冬季高功率充电 + 电池保温” 打消了 “冬天不敢买新能源” 的顾虑。
更难得的是,它在 “自己好开” 和 “家人爱坐” 之间找到了平衡:灵蜥数字底盘让驾驶者体验到 “操控乐趣”,超级右排、超大空间和全面的安全配置让家人感受到 “舒适与安心”。对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一款车能同时满足 “通勤省油、长途无忧、家人舒适、安全可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如果你正在纠结 20 万级 SUV,不妨去试试智己 LS6,相信我,它可能会颠覆你对 “新能源 SUV” 的认知 —— 毕竟,能让 BBA 燃油车主主动 “换车”、让北方用户冬天敢开新能源、让三胎家庭 “满载” 也不挤的车,在这个价位里,真的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