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为圈里的肥羊建了更有效的篱笆

  • 2025-07-13 10:10:30
  • 695

燃油车销量逆势上涨,听起来是新能源渗透率与日俱增的现代汽车市场下不敢做的春秋大梦。但这个数据却真实的出现在了一汽-大众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表单中:6月单月销量87,048辆,同比增长12.5%;上半年累计销售436,133辆,燃油车市占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7.6%。

如果把向来吃香的车型比作肉质鲜美、品质极高的羊群,那么一汽-大众在告别“自由放牧”的黄金时代之后,正通过四重围栏重构生态圈。只有更健康的聚拢方式、更有效的圈地规划、更扎实的围栏品质,才能在单位时间内更有效的让车型成长、销售、发散起来。

1、加固质保地基:隔离用户焦虑

众所周知在压缩车型研发周期和供应链价格之后,汽车质量问题频出导致汽车后市场始终存在着难以消除的信任危机。对此,一汽-大众直接砸出“双终身质保”解决方案:2025年3月起,购买燃油SUV可享整车+原厂配件终身保障,覆盖发动机等十大核心系统。配合“匠·心服务”15项标准化权益和客户关爱基金,企业将传统“维修黑洞”转化为用户资产增值工具。正如牧民加固围栏防狼群,质保升级本质是阻断用户流失风险。

2、编织数字栅网:认养一只“羊”

面对Z世代崛起,2025年5月的组织变革堪称“牧场数字化改造”。一汽-大众拆掉传统部门墙,构建前台作战-中台调度-后台支撑三级体系,核心突破在两点:

1.双链路放牧:电话+企业微信双通道触达,智能工牌实时标记“羊群位置”,也就是(客户画像)。

2.智能分栏:市场部按客户旅程分设流量池→线索池→孵化池→潜客池,实现种草到成交闭环。

这套系统让区域销售能直接调动资源——如同牧民通过电子围栏精准投喂,彻底告别“广撒网”时代。

3、扎深渠道篱笆:力求扩张草场

当友商要么沉迷4S店的传统“豪华牧场”,要么一头扎进直营的全新“虚拟草原”时,一汽-大众则选择轻量化扩张:厂店分离+车间共享模式降低建店成本,配合卫星店、社区触点形成网格化布局。

效果立竿见影:地级市覆盖率90%,五线城市触达率74%,这些数据是目前合资品牌第一;新店36天极速开业,“百店千家”计划推动渠道总量突破1000家。

这种做法好比像在荒漠中铺设滴灌系统——不追求单点水量,而要全域渗透。能够长草的地方,就应该是一汽-大众的牧区,不去否定任何一种发展的可能性,坚持把草场铺到最后一公里。

4、规划混合牧场:双轨的长期主义

实际上,作为C端或者媒体端,如果不去从销量倒推是很难察觉到一汽-大众在“新生态圈”规划上做的各项细节改进的。但作为B端而言,“新生态圈”规划地再完整,其落地前提也必须且只能是车型矩阵——也就是“羊”是肥美的、有市场的。

但即便如此,依然不能忽视的是,整个市场环境,新能源渗透率依旧在攀升,一汽-大众的“新生态圈”再好、“羊”再美味,也不能放弃新市场对新品种的需求。所以一汽-大众坚持着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战略:既将现有燃油车智能化,比如探岳L搭载“三步走智驾路线”、ID. AURA概念车实现AI座舱融合,又将从2026年起投放10款定制车型,覆盖纯电/插混/增程/燃油全赛道。

这种布局最终划分了牧场的功能区——保留肥沃的燃油草原,同时开垦电驱试验田。

最后,从速腾44.4%细分市占率、迈腾家族23.8%增速、探岳家族38.8%爆发增长上来看,它们印证了体系化“精养”的价值。当行业陷入“盲牧”的粗放竞争时,一汽-大众用四重围栏构建了增长飞轮:服务防流失、营销提效率、渠道扩覆盖、战略保续航。

毕竟吃到肉的人不了解,但唯独牧民深知——羊群膨胀并非单纯依靠品种本身或是野蛮生长的草场,而在于有限围栏内的无限精细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