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Pro 双版本暗藏玄机: 今年买错 iPhone 17 可能亏一代!
- 2025-07-19 10:46:56
- 538
今年 9 月,苹果预计一次性端出iPhone 17、17 Air、17 Pro、17 ProMax四道“大菜” 。
名字听着似曾相识,但配方已经大换血:从芯片到外壳,每一款都像顶着同一张脸的“异卵四胞胎”,骨子里却截然不同。
回想 2023 年 iPhone 15 Pro 首次用上钛合金边框,“钛就是 Pro 身份证” 的印象刚刻进脑子,苹果就突然后空翻——iPhone 17 Pro / Pro Max 将改用铝合金中框,背后半铝半玻璃,只在最易磕碰的上半截保留金属,下面保玻璃保证无线充电。
最戏剧化的是——定位略低的iPhone 17 Air 却反向升级为钛合金中框,成为全系列唯一“钛人” 。
不过行业人士透露,Air 使用的是“低钛配方”,含钛量并不及旧款 Pro,但好歹在名义上保住了“钛”字招牌。
Air 的真正卖点其实是字面意义上的“薄如空气”——机身仅 5.5 mm。
苹果这次吸取 iPhone 6 “弯曲门”教训,在结构件上引入钛合金与全新梁式加强筋设计,硬度、韧性、抗拉强度都比纯铝更能抗虐;理性来说,想掰弯它难度堪比掰开钱包。
芯片方面,全系迈入3 nm 第三代A19 时代,但一条河里游着三条“鲨”:
分析师 Jeff Pu 爆料:Pro 系列用上LPDDR5X + 12 GB,而 Air 仍停在 LPDDR5 ;
GPU 也只有 5 核,比 Pro 的 6 核少了一颗“鸡腿”。一句话:名字叫 Pro,不代表都是满血 Pro。
为何让 Air 抢走钛合金?原因离不开成本。钛贵、加工难,但Air 机身面积比 Pro 小且更薄,钛用量实际低于前代 Pro;同时在 SoC、内存上做“负优化”,整体 BOM 成本并未失控。这样 Air 能把首发价压在预计6999–7499 元区间,与 Pro 至少拉开千元差距,避免左右互搏。
Pro 系列的“双色背板”看似前卫,其实是工程妥协:上半段铝合金包裹主摄模组,热散更快、抗摔更强;下半段玻璃保证 MagSafe 与毫米波天线透明度 。
但铝玻拼接工艺考验色差与接缝,真机观感如何,还得等发布会上灯光打下来才见分晓。
购机建议:别只看钛不看芯
追求极致轻薄:选 Air,但别指望它跑《原神》全开。
要性能 + 相机 + 高刷长时稳帧:还是 Pro/Pro Max。
预算有限,体验想升级:标准版 17 依旧是“真香机”。
总之,机身材质与性能配额首次出现错位,今年买机需多看参数少信名字。
苹果这波“钛换铝”操作像极了大型心理实验:当身份象征突然移位,你会选钛还是选帧率?今年 9 月发布会见分晓!看完记得转发到群里,帮朋友避坑也顺手帮自己涨人品~